哪些人可以称作“灵活就业”?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
第一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也是多数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的参保方式。政策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承担,可以在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可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等方式缴费。
第二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按档次缴费,各地有所不同,个人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具体标准以当地人社部门公布数额为准。
参保地怎么选?
目前,除极个别地方外,各地均已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均可在就业地或户籍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手续麻烦吗?
拿上本人的身份证(居住证)或社保卡等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即可。
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还可以申领社保补贴,具体标准按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保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原则上不超过实际缴费的2/3。
达到退休年龄,如何领取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不分男女,在年满60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法定最低缴费年限后,可携带个人身份证到社保服务窗口或通过手机APP等线上渠道办理退休和待遇领取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 |